
梳理聳立汗毛的六百六十六種門道:【閱讀恐怖電影】導言
◆ 洪凌
科幻小說家布萊恩·艾迪思(Brian W. Aldiss)在申論類型小說時,道
出曖昧又準確的宣言:「恐怖文學(鬼故事)並非為了幽靈而撰述,正如
同科幻小說並非科學的造物。」時值21世紀的「擬幻異世代」,在閱讀
評述各種「猙獰眾象」(a multitude of monsters)時,這句話恰好切
入兩個層面,碰觸到恐怖文類(無論是影像、書寫、藝術)的物質與歷史
基礎:第一層效應揭曉了自從後結構論述興發以來就念玆在玆的議題,
也就是人類、或是人性本身(humanity itself)就是某種零碎怪胎所拼
貼成的造物。無論是透過意識形態的工廠裁切製造、或是文化霸權的種
種剪刀手切割成品,「人類」這種造物的拼湊魍魎程度至少不遜於啟蒙時
代的科學怪人;有趣(且驚悚)的是,人類主體層出不窮的闕漏與空隙
,正好成為(源頭成謎或混沌難解的)魔性他者(the demonic Other)
的寄生胎盤--這樣的敘事公式本身就是恐怖電影的某個古典傳承,從20
世紀的B級恐怖片(以吸血鬼的獠牙為入侵性器官比附)、70年代時讓
後冷戰世代魂飛魄散了一整個十年的《大法師》、《天魔》等邪靈附身
文類,乃至於90年代迄今的種種酷兒怪物形象(如Clive Barker的皮虐
針頭魔、柯羅能堡晚近的寫實精神分析作品)。至於此言的第二層意義,
直擊要害地戳中了以常態人類為中心視野的意識形態對於畸零異態的耽
溺,透過無所不用其極的戀物機制與幻象劇場,將排拒於象徵體系之外
的各種猥褻東西投射為可企及、可擁有、甚至可宰制(且被宰制)的對
象;以恐怖影像史的發展,可以舉證歷歷地一目了然,人類對於此等異
端物的上癮程度如此執念深重,不但為自己量身打造出各種妖異夢幻的
邪門客體,甚至在某些穿越極限的逾越闖關行止,試圖把自身轉化為這
樣的神怪造物(the diabolic Thing)。
本專題以五篇內容鮮明、探究主題深入骨髓的文章打造出一座層次豐富
的鬼靈廟堂,第一篇打頭陣的序論〈傳承森羅魍魎:引介恐怖電影的濫
觴與詮釋系統〉彷彿一位藝高精細的屍骸解剖師,以20世紀的歐美恐怖
電影脈絡為內容,將各種門徑、恐怖電影次文類、論述派別從事了一次
鉅細靡遺的引路使者導覽,如同但丁神曲的導遊角色。在這篇文章當中
,我們看得出在各種學術理論陣營相互征伐的他者原型、抵制大論述(
主導意識形態)的怪物與性別魍魎,以及如何在恐怖文類當中穿梭出一
條蹊徑,同時與不屑通俗驚嚇的高層文化和熱烈上癮的迷份子交叉對話
。
〈物質之惡(餓):從數部「經典」恐怖電影碰觸恐怖淵藪〉試圖從恐
怖電影的廟堂探究魔性力量的物質基礎,從身體(the corporeal form)
的惡(餓)為出發點,重讀歇斯底里的精神官能症,分析在這些作品中
、乍看之下僅止於被附身容器的孩童的性能動力與跨性別潛力;本文也
從猶太神祕主義對物質命名、賦予它們身分與位置(也就是軀殼之內的
靈)的論述來探討【大法師】系列對於天主教驅魔儀式的種種挪用,從
而在這些影像閱讀中從事多重層次的互文與寓言建構,提供了「傳統」
基督教神學詮釋肉身∕靈體(物質∕符號,空間∕時間,不朽神性∕暴
亂魔性)的些許基進痕跡。〈異界「反」進化論:萬血歸宗的魔族創世
錄〉採用近年來難得的跨越次文類系列【決戰異世界】(Underworld
Series)為分析素材,深入窮究這份鋪陳壯麗、跨種性的魔族譜系,生
產出一則混血雜交於人類、吸血鬼、狼人等不同種(族)的身分政治報
告。作者以把這系列作品閱讀為反(常態)進化的一則物語,呼應了後
結構理論對抗人類中心與深入織造魔怪族譜(a genealogy of demons)
的理論實踐。
陰溼的纏綿與毛髮都為之發癢的"皮皮銼"效應,向來是(晚近)日系
鬼片(contemporary Jap-Horror)的招牌調味。不同於(相較之下顯
得)稜角分明、骨肉皮各守關卡的歐美恐怖電影,或是腥色煽惑、鹹
味濃重的港台系奇情謀殺鬼怪片,日本幽靈的「柔弱巫蠱」(boneless
bewitching-ness)在〈令人心醉神馳的恐怖:日系恐怖新浪潮的前浪後
浪〉一文發揮得淋漓徹底。作者遊走於專業迷(professional fandom)
與考據狂的兩種位置,把90年代迄今的日本鬼片脈絡化為一條條貞子從
銀(螢)幕施施然蠕動爬出的蟲狀髮絲,光是就本文來閱讀,就可感受
到這些影片可以侵蝕骨肉、消解疆界的奇異氣味。更有意思的是,本文
從某種同理於它者的閱聽族群的觀點,提出這些恐怖電影讓特定族群感
受到的共感(empathy)與慰藉,更是值得玩味,重新檢視了主體與(
內在)幽靈相互觀視的同情,而非它我倆分的對立。壓軸的文章〈母之
咒‧女之怨:談J-horror裡的母親〉從法國精神分析理論(如Kristeva
的數種母性主體形象)為切入鋒面,探究這些母親與女兒的人與非人面
向。在這篇文章之內,作者從《怨咒》與《鬼來電》等作品敷衍爬梳,
立體化的鬼怪怨念之所以摧枯拉朽,乃基於「人性」本身的殘餘與變形
版本。
欲從溶解疆域、瀰漫迷魅虛妄的「創傷真實層」窺見恐怖的行蹤,其法
門之一就是從事與體內鬼魔拉鋸拔河、生死調情的活動。在雙重鬼月隆
重附身的2006秋季,本專題提供進入環形恐怖劇場的路徑數條,請攜帶
靈魂與皮相與各種對恐懼的嚮往,前來晒一晒鬼門關之月。